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体育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行动自觉,2025 年 10 月 21 日下午,广州华商学院师德涵养铸魂工程专题培训(健康医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体育学院专场)在励志楼 B503 顺利举行。体育学院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培训,沉浸式汲取师德养分,凝聚育人共识。

培训伊始,教师发展中心杨俏文主任致辞。她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当前,学校正全力推进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师德涵养工程是校院协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她对参训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师德建设的时代意义,确保培训内容入脑入心;二要将参训情况纳入师德考核评价体系,以刚性约束推动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三要立足专业特色,将师德要求有机融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与学生指导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专家领航明方向,师德内涵深解读

本次培训特邀华南师范大学陈岸涛教授主讲。陈岸涛教授作《师德的传承与升华——教师专业化的第一标准》专题培训,陈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切入,系统阐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意义与核心要求。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迈入普及化阶段,未来生源结构变化将推动教育行业进入质量竞争时代,师德师风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生命线。
培训中,陈教授深入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强调教师要秉持 “心有大我、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乐教爱生” 的精神追求,同时警示全体教师,10 年后师德师风有问题、能力不达标、未掌握 AI 应用技能的教师将面临职业淘汰。一个个真实案例、一句句恳切叮嘱,让在场体育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建设既是刚性要求,更是终身课题。
立足专业融师德,体育育人有温度

培训明确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科特色推动师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要求与体育教育的育人特质高度契合 —— 体育教师不仅是学生体魄的塑造者,更是品格的引路人。
参培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师德要求有机融入课程设计、运动训练和学生指导中:在田径场上锤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在团队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规则教育中传递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体育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同时,牢记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理念,传承 “诲人不倦、以身立教” 的优良传统,用自身言行诠释体育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砥砺奋进守底线,共筑育人新征程

培训强调,师德师风考核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标尺。体育学院教师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者,既要严守师德红线,杜绝职业倦怠、言行失范等问题,也要主动提升自身素养,紧跟时代步伐掌握 AI 应用等新技能,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对教育变革挑战。
此次培训为体育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体育学院全体教师将以 “大先生” 为追求,把培训成果转化为育人实践,在教学中锤炼品格,在训练中凝聚魅力,用体育精神滋养学生心灵,用责任担当培育时代新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体育教育力量!